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企业 > 冠军故事 | 徐工“00后”小将姚咏琪,为梦而进

冠军故事 | 徐工“00后”小将姚咏琪,为梦而进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近日,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结果揭晓,徐工7名选手参与4个赛项角逐全部获奖,摘得3金、3银、1铜。

其中,来自徐工随车的姚咏琪以第一名的成绩夺得铣工项目全国总冠军,登上最高领奖台。

作为一名“00后”小将,姚咏琪一直以敬业专注的态度和勇于探究的追求一心扑在工作上,坚守工匠精神,用实际行动为打造“用不毁”的产品,为大国重器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初入徐工,拓宽视野追求极致“破难题”

2022年,姚咏琪走出校园,进入徐工随车机加工分厂,开启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蜕变”。

“毛刺清理并不是简单的打磨,怎么能做到干净平滑?如何做不会影响已加工的表面?”初入车间的姚咏琪面对零部件的加工细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问题虽小,影响却大。清理毛刺是壳体加工时的基本功和必修课,为“啃下这个硬骨头”,姚咏琪日复一日地练习寻找方法。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最考验耐心,他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拉着师傅反复学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不断尝试最终成功找到解决方法。

这份钻研精神也让姚咏琪在入职三个月内就发展成了机加工分厂的技能骨干,在徐工随车“最美工艺品”比赛中,他初次参赛就崭露头角,拿下“最美工艺品·工匠奖”。

潜心备赛,攻坚克难勤学苦练“求卓越”

2022年11月,姚咏琪被选中代表徐州市参加第十七届“振兴杯”铣工技能竞赛,这一次备赛、参赛,成了他的第二次“蜕变”。

“最开始我的成绩并不突出。”姚咏琪回忆起在徐工技师学院的苦练过程,“辛苦、难忘。这是我永远不会忘却的记忆。”

如何防止零件结构的变形?如何避免材料内应力的集中?如何降低加工温度以及切削参数对零件精度的影响……在备赛集训期间,姚咏琪铆着一股劲儿,没日没夜地坚持训练,潜心钻研、废寝忘食,坚持了上百次、上千次的尝试和练习并从中寻找规律。

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他的成长蕴藏在每一次设置的参数里、每一次调整的位置中。最终,他以省赛二名的成绩,成功晋级国赛。

勇夺冠军,铣床尖兵超越自我“无止境”

“‘为什么这么拼?’这个问题最早我并没有答案。一开始的想法很单纯,就是证明自己,但是到了市级比赛,赛场中的紧张氛围让我有了想赢的冲动。”

姚咏琪身上的这个冲劲儿一直保持到了国赛。“比赛前,几个月的备赛经历在我脑中闪过一个又一个画面,做完零件后满足地笑,清早奔向车间带起的风,同伴们带来的食物香味儿,竞赛中紧张的心跳声,失误时懊悔自责的感觉,拿到好成绩时惊喜的快乐,身边人加油鼓劲的呐喊,都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比赛中的他清空脑中一切杂念,只剩下与机器的“对话”,与自己的较量。最终这位“00后”小将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夺得了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铣工组金奖,位列全国第一名。

伟大的时代千帆竞发,优秀的青年工匠踏浪而来。对姚咏琪来说,这三个月的时间是探索和付出的阅历,也是坚持和收获的过程。夺得冠军后的他正在经历第三次“蜕变”,他将守住初心与热爱,继续投入工作岗位,以徐工人追求卓越的匠心,勇敢筑梦,跬步前行。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