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企业 > 徐工|新征程·榜样力量|老兵探“案”记

徐工|新征程·榜样力量|老兵探“案”记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火眼金睛 让“缺陷”逃不出手心

春光明媚的厂区里,放眼望去一排排金色的挖掘机动臂直耸云霄,十分壮观。靓丽的外观是产品赢得市场的重要一环,作为装配生产线的最后一道总装工序,张路尤为注重零部件的外观品质。

在一次新品小批量上线装配时,第一台产品油漆面上的一道毫不起眼的白痕引起了他的注意,第二台上没有,第三台上有……“同一个位置,间隔一台出现一次。”直觉告诉他这道白痕不同寻常。机警的他立刻找来相关工位员工分析道:“从现场看,这道白痕长约8mm,宽度在3mm,同一个位置,如果是胶管甩动造成,位置不可能重叠,应该是紧固某一位置的工具造成的。”

经过几轮排查后,他终于发现紧固动臂油缸胶管所使用的定扭扳手“嫌疑”最大,于是他拿来定扭扳手,模拟多个紧固角度作业,果不其然,“罪魁祸首”就是这把扭力扳手,这么精密的推理让大家都惊叹不已、拍案叫好。

抽丝剥茧 “真相只有一个”

当大家都兴奋地七嘴八舌讨论时,张路却陷入了沉思,“扭力扳手碰到转台会不会造成胶管扭矩‘假定扭’的现象?”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他找来数显扳手,一台台的测试,终于发现左侧有白痕处,动臂胶管的扭力要比右侧的低了7N.m,幸好数据在质量标准范围内,大家顿时松了一口气,但张路却紧追不舍,继续查找原因。

“3台有白痕,2台没有白痕……”他眉头紧锁,片刻,突然灵光一现:“这5台车是2个人紧固的,紧固方法的不同才是导致这次事件的根本原因!”他在作业人员旁边仔细观察着两人的紧固方式,小张紧固到底时会返回再行紧固,而小刘则是一拉到底,每次都会碰到转台,这样就出现了“假定扭”现象。问题迎刃而解,张路现场指导小刘纠正了他的作业方式。

对症下“药” 治标又治本

这次“破案”,对张路的启发很大,生产中作业人员的动作规范性尤为重要,这是一个质量“风险点”,于是他聚焦受限空间进行“胶管稳定性”项目攻关,自学质量工具Minitab 5的使用方法,对比扭力值与人员作业环境的关系,开展“扭力扳手在特殊状况下的使用技巧”等培训,同时结合现场扭力扳手使用特点,协助工艺制定“特殊种类扳手作业指导书”,点对点强化员工扳手使用标准。

短短两个月,员工的作业习惯有了明显改善,工作流程也更加顺畅了。“张段,你看我现在的工作效率可比原来高多了。”张路看着大家取得的进步点头称赞,接着又乐此不疲地“断案”去了。

榜样力量

张路探“案”,并没有什么“独门绝技”,有的只是一颗专业专注的匠心和一份苦干实干的执着,漫漫登顶路,只要有了这个“定海神针”,徐工人必定能够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