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企业 > 《小草集》之五十三:这群人“轴得很”

《小草集》之五十三:这群人“轴得很”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记徐工铲运机械事业部结构分厂

特种产品产线再布局团队

“重新镗吧!再这么‘轴’下去,耽误了生产进度谁负责。”

“重镗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今天必须找出问题出在哪?要不就是对工作不负责任!”……

“真没想到一向温和的崔晴晴会和周段长吵起来,声音很大、很刺耳。最后,小丫头一脸的委屈,跑开了。”提到工艺师和工段长为了XC740车架动臂偏镗的事情争吵时,同事们还记忆犹新。

年初,结构分厂刚成立的特种产品线再布局团队遇到了一个特别棘手的难题, XC740滑移装载机在装配时发生动臂偏斜的现象,影响铲斗的升举。

下班后,崔晴晴召集大家开了现场分析会,有人提出可能是铰接体外套焊斜了,高级技师李想不愿意了,他站出来保证,他焊的套就不会有问题。又有人说,也可能是机加工中心“找正”出了问题,有十年工作经验的操作工宋波不高兴了,每次加工完全按照作业指导书,分毫不差……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现场的氛围越来越激烈,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吵架呢。

“我很能理解大家的感受,谁都不希望问题出在自己负责的环节上,问题找不出来,活就不能接着往下干,我们不能放任质量问题不管。”说着,崔晴晴又拿着图纸、工艺指导书蹲在了拆解的动臂前。

找正、找坐标、校正各个尺寸,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在校正动臂四个安装孔的空间尺寸时,发现存在2mm的误差,这会不会就是问题的根源呢?

看到崔晴晴这么拼,大家自觉得分了工,不一会新加工的铰接体严格按照尺加工出来了,上三坐标一测,还是不对。改进不顺利,家里面也一团糟,不到一岁的孩子发着烧,在电话那头哭着要妈妈。此刻虽然是冬天,她竟然急的满头大汗。

外面的寒风还在呼呼的“吼叫着”,空旷的车间里,面对冷冰冰的一堆钢铁件,咬着牙,噙着泪,继续耐着性子找“病因”。

就在她无法突破瓶颈的时候,负责产品研发的同事来了,竟是刚跟自己“争吵”的周斌请来的外援。“今天攻不下,我们就不走了!”不知道谁喊了这么一句,此刻,这群人的“轴”劲一下全上来了。

图纸一点一点比较,尺寸一个一个测量,同系列车架、动臂进行对比,终于发现是筋板和动臂结合焊接时,导致的焊接变形,让动臂孔内部产生了轻微的变形,大家把关注点放在了外形尺寸上,却忽略了焊接导致的内部变形。

“病灶”找到了,可又一个难题出现了,如何“用药”,才能解决焊接变形呢?经过充分论证和数十次的试验,得出了将筋板焊接在平弧法兰上,避开安装孔的办法,杜绝了焊接变形对安装孔的影响。

成了!成了!当所有尺寸都没问题的时,大家深深的松了一口气,有人提议立刻去装配分厂试试效果。可一转身,才恍悟,距离下班已经过去了7个小时了,车间到处漆黑一片,只有他们头上的灯异常的明亮。凌晨一点半,一切收拾妥当,大家兴奋地一边谈论着这次“找茬”行动,一边骑着车子“回家”了,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和崔晴晴家一致的方向。

“我知道他们有的住在附近,有的住在西区,却骗我说‘顺道’,看到他们离开的身影,我心里很感动。”回忆起到同事们护送她回家的举动,崔晴晴眼睛湿润了。

特种产品线再布局团队成立以来,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也创造了很多业绩。

李和龙、刘杰、刘亮、时龙、闫海全、闫猛、单发磊……就是这些可爱的员工们凭着一股不解决根源,誓不罢休的“轴”劲儿,建设了一条完整的特种产品生产线,降低了产品转运周期,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他们用200天,优化改进特种产品结构20余项、修订特种产品作业指导书8项、输出特种产品设计规范5项、XC870产品日产量提升25%、自动化焊达率由50%提升至75%。

由于成绩突出,在事业部建党98周年庆祝大会上,他们被评为党员先锋团队。捧着沉甸甸的奖牌时,大家欢呼雀跃,这一刻,欢呼声是那么的动听,那么的和谐,那么的让人动容。

掩卷有感

故事中的特种产品线再布局团队,表现出的 “轴”劲,体现的正是徐工人永不言弃的“一根筋”精神。新团队成立以来,面对众多的问题,巨大的工作量,大家上下齐心协力,克服压力,迎难而上,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入手,对每个关键点个个击破,一组组数据的刷新,一个个短板的补齐,正是凭着这股“轴”劲,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免责声明:本文援引自厂商或其他媒体,与铁甲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